68/365@2014,一餐之从不缺席的生日餐

68@365-140309

我家传统的生日宴餐桌上,最少不了的就是长寿面了~

今天是妈妈的生日,最早确定内容的就是这“一餐”啦!传统从姥姥家沿袭而来,我家的长寿面是地道的天津炒菜面。

打卤——长寿面的基础还是打卤面,用猪肉汤加上干货打的卤,味道浓稠又丰富,如果不是要在过生日的时候吃,只要再放几片煮好的白肉,拌上黄瓜就好。但所谓的长寿面,却不仅仅如此。

虾仁炒黄瓜——过生日嘛,自然要吃的阔绰些,而且在天津人的概念里怎么也要有海味儿才行!虾仁、黄瓜再加点儿木耳一起炒,在平日的餐桌上就是道主菜了,长寿面里它也是一道不可少的炒菜。

干贝炒鸡蛋——最早的时候大概就是炒鸡蛋,渐渐“奢侈”起来,就加上蒸好的干贝一起炒,鲜度立马提升好几倍!

炒肉丝——比起另外两道海货,肉丝反而寻常了,但上好的里脊肉本身也足够美味了。

料足的长寿面,不但山珍海味俱全,颜色搭配也很讲究:虾仁的红、鸡蛋的黄、黄瓜的绿、肉丝的褐……浇在光滑的白面上。生日餐上的长寿面,这一大碗里盛着的除却美味,还有富足和满满的生日祝福!

题外话:
有记录的这四年来,头一次和妈妈一起过生日呢!之前不是她出差就是我不在……

又很彻底的休息了一日,我怎么就是睡不够呢?!

67/365@2014,一餐之寻常简易英伦风

67@365-140308

Fish & Chips 炸鱼和薯条也算是一道英式名菜了~尽管简易,但经典的组合还是不容置疑的,今天也在我家演绎了一把!

炸鱼排——前几天去天津录节目,刚好学了这道炸鱼排,回来和妈妈形容一番,刚好家里有冷冻的龙利鱼,决定试一试。恰逢网上已经播出这期节目了,我叙述不清的地方干脆找出片子来学习,准备充分,自然也就一次成功啦~完全没有鱼刺的龙利鱼很适合做鱼排,肉质很嫩又不像鳕鱼那么松,片成大片,稍微放一些盐和胡椒调味,再蘸上面粉裹蛋液最后包一层面包屑,炸出来外表香酥,里面的肉又软又鲜嫩,相当可口。

炸薯条——薯条一定要够粗才够香!尽管是油炸食品,不过其实也没有那么吃油,偶尔解解馋暂不考虑健康的问题了……

吃的时候将柠檬汁淋在鱼排上,薯条趁热撒点儿盐和黑胡椒,喜欢口味清淡的直接吃就行,如果想要味道再重些,不妨再蘸点儿沙拉酱和番茄酱~

题外话:
中午就做完“一餐”觉得好轻松啊~下午组织爸妈看电影,之后还有富裕的时间,又和妈妈一道做了个水果蛋糕,作为明天的生日蛋糕吧!

66/365@2014,一餐之漂洋过海到我家

66@365-140307

在巴黎时辗转从台湾同学那里学做的鸡腿饭,几经漂洋过海出现在我家的餐桌上。

鸡腿饭——鸡肉是最易熟的了,鸡腿剔骨提前腌制好,裹上面粉略煎,然后用酱汁炖熟就好,调味只用酱油和糖,再用洋葱提味儿,就足够了!煎鸡肉的面粉让汤汁煮的略稠,淋在米饭和配菜上都很美味~一个人在巴黎的时候,馋的狠了,就自己买一只鸡腿回来煮,吃这么一顿够一天的热量。回来之后,一家三口买两只鸡大腿就足够一餐了!

大盘子上放多半只鸡腿,盛一碗米饭再撒上点儿黑芝麻,边上点缀红的圣女果和绿的西兰花,够得上正经商务餐的规格了吧?

题外话:上午带着马卡龙和妈妈访友,天气越来越好了!

65/365@2014,一餐之越吃越有

65@365-140306

没有酒,饺子就粥也能“越吃越有”~

煎饺和小米粥是我家最省事儿又舒服的一餐啦!

煎饺——爸妈的组合绝对是包饺子超级能手!妈妈和面调馅,包的时候擀皮儿,爸爸挤饺子,瞬间就能包出一大盘。所以我家包饺子从来都不会只包一顿吃的量,一定要多包一些冻在冰箱里。我对煮饺子一直没什么爱,一度也很反对吃饺子“凑合”,不过自从在朋友那里学了煎饺子的方法,再配上冬天泡的腊八蒜,煎饺就成了“香饽饽”。煎饺子其实做起来比煮的更快更方便,但是微焦的底更能体现出饺子的香,就着腊八醋和腊八蒜,特解馋!

小米粥——妈妈熬的小米粥也是一绝,黏稠度刚好,暖胃又暖心~煎饺最大的缺点就是没了“原汤化原食”的饺子汤,少一口稀的还是别扭……吃完煎饺,再来碗小米粥配两样咸菜,就堪称圆满啦!

家里来客人,一桌人喝酒吃菜聊天,总觉得不吃主食欠点儿什么,那就最后再煎一盘饺子每人喝碗粥,也是极好的。去年“十一”好几天都是这套待客程序,之后一吃煎饺小米粥,我就戏称过“十一”了^_^

题外话:
休息一日,大姨来家里,做了好吃的番茄鱼片~吃完我就又昏在沙发上了……

64/365@2014,一餐之最是那一味家常

64@365-140305

红烧带鱼、蒜蓉穿心莲,最简单又最不简单的家常口味,花心思在选料和调味上,寻常的菜品即是美味佳肴。

红烧带鱼——在北京吃到的带鱼一般都是冷冻的,冷冻的海鱼往往比较腥,如果做干炸带鱼,实在是不讨喜!但炸过之后再红烧,浓油赤酱完全掩盖了鱼腥,转身就成了美味!几年前,特意去探访百子湾那边的一间“小小酒家”,干净小巧的饭馆,都是好吃的家常菜,就是他家的红烧带鱼就改变了我对这样食材的看法。妈妈在吃过后也琢磨出制作的技巧,再想吃如此的美味就不必穿越大半个京城了。不知“小小酒家”如今是否还在那里保持着当年的味道,也很感慨许久没在北京发现让人惊喜怀念的小馆子了……

蒜蓉穿心莲——我家的餐桌一直都遵照荤素搭配的原则,特别是在有一道完全是鱼或肉菜的前提下,一定还要再来一盘青菜,有青菜配着,吃起鱼肉来更香更顺口~穿心莲是很”去火“的青菜,有点儿涩涩的味道,急炒后加上蒜蓉,更加清爽。

家常菜通常都比较下饭,菜上桌后盛一碗白米饭,直奔主题!饭桌上的话题等干掉它们再说,特别是吃鱼的时候,必须格外小心哦!

题外话:
今日拍摄很顺利,比上次晚半小时的火车,早上的时间就从容了不少。

拍的是一家老字号国营的俄式西餐馆,厨师动作那叫一个快,没怎么着就拍完了。罐焖牛肉、奶油烤杂拌、炸鱼排……让我想起从小吃的大地餐厅,款式味道都像极了!

因为结束拍摄又吃了饭才十二点多,去车站改签了车票,一点半我就回到北京啦!

妈妈在染头发,顺路找她一起回家,上周拍的第二期节目也能在网上看到了。

63/365@2014,一餐之小荷才露尖尖角

63@365-140304

鲜嫩的溜肝尖,脆嫩的糖醋藕片,新鲜的材料加上简单的烹制,就是最佳味道!

溜肝尖——一道常见的家常菜,但做起来也很有讲究~首先要把猪肝里的血和腥气充分的排出,又要保留它的鲜美;另外火候也很重要,必须保证它的嫩,猪肝炒老了就不好吃了。做到了鲜和嫩,才是一道成功的溜肝尖。

糖醋藕片——餐桌上的素菜不是只有绿色一种,白色的藕片也是很好的选择。一定要选藕尖切薄片,够脆才好吃!点缀上红色的干辣椒丝,清新无比,看着就爽口~倒入淡淡的糖醋汁,绝对的开胃!

今天的两道菜都围绕着一个“嫩”字,菜量不大,吃起来意犹未尽~

题外话:
一早和爸妈一道去买菜,又吃到了山东大煎饼!和妈妈一人一半,刚刚好~

之后去银行办事儿,回家就忙着做草莓蛋糕,中午吃了从市场买回来的贴饼子~我一直挺爱贴饼子的,不过不是当主食,基本能当甜点吃了……玉米面微微的甜香味,真的很诱人!

下午回自己家取了春天的外套,还有墨镜以及其他七七八八的东西,来回运了多少趟东西了?

明天一早再赴天津!

62/365@2014,一餐之食肉天堂

62@365-140303

蜜汁烤肋排绝对是我肉类食物中的首选佳肴,无以媲美!

肋排是唯一的主角,至于配角嘛……西芹和灯笼椒蘸沙拉酱或番茄沙司就刚刚好,吃的时候再来一杯啤酒,人生何求啊?!

蜜汁烤肋排——堪称制作最简单,却最美味最解馋最实在的一道硬菜!提前一天将肋排腌制好,开餐前一个多小时预热烤箱,将肋排码在烤盘上,不要舍不得刷蜂蜜,再撒一点儿盐和黑胡椒,盖上锡纸,放进烤箱,然后基本上只要等待就可以了。蜂蜜和腌料的味道充分的渗透到肉里,而油脂则在烤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跑出来,完美的味道就是如此简单!

蘸酱菜——趁着肋排在烤箱里的时间,刚好准备配菜。西芹绝对是烤肋排的最佳伴侣,搭配的恰如其分,绝对不喧宾夺主!红黄的灯笼椒也是上选,味道好颜色也够漂亮。我偏爱蘸略带奶香的沙拉酱,喜欢偏酸味道的蘸番茄沙司也不错~

几年前从朋友那里要来烤排骨的配方,一直就是我待客的“看家菜”,制作简单却足以“壮门面”。之前都是以李锦记海鲜酱为主料,味道比较独特,这回是因为家里刚好有肋排临时调整来不及采购,决定试着用蜂蜜来烤,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!

去年在维也纳旅行的时候,因为烤肋排份量太大,一个人实在没有吃完,抱憾非常啊!好在自家烤出的水平也基本要赶上那里了~

题外话:
晚上去见了在蓝带的同学,人家就要成为在三里屯开餐厅的人啦!真是有魄力啊!店的位置很好,以后一定要常去玩儿~不知道是去捧场还是去帮忙……

晚餐去吃的小区里的意大利菜,味道不错~

还有个也在法国学甜点的朋友一起,聊了各种甜点届八卦。好像真的就成了“业内人士”……

接到通知,周三又要再去天津拍片……明天还要先准备准备。

61/365@2014,一餐之二月二的抬头面

61@365-140302

二月二,龙抬头。抬头的日子,来碗雪菜肉丝面吧!一碗面是不是略显单调?那就再添两道小菜!一盘卤鸡胗,再一盘拌三丝,一切刚刚好~

雪菜肉丝面——雪菜肉丝似乎是家里时不时就会出现的菜,妈妈去菜场买来腌制好的雪菜,泡过后与里脊肉一起炒了放入冰箱。赶上哪天来不及买菜做饭,只要在门口买面条回来煮了,盛点儿清汤,再舀上几勺雪菜肉丝,一碗鲜香的雪菜肉丝面就上桌了,虽然省事儿,却一点儿也不糊弄。

卤鸡胗——在吃食中,我一向对动物的内脏有偏好,而其中最爱的是各种胃:鸡胗、鸭胗、猪肚、牛肚、羊肚、牛百叶、羊百叶……大概是用来消化食物的器官,所以也格外美味吧!卤鸡胗,卤汁完全掩盖了腥味,将它的鲜最大限度的展现了出来,很有弹性的肉质对口感的冲击格外强悍。

拌三丝——素菜总是餐桌上最亮丽的,胡萝卜、菠菜、鸡蛋丝,拌在一起简单调味,味道和样子一般清清爽爽,配面配粥都很适合。

暖洋洋的晚上,配着一荤一素两碟小菜,吃一大碗面,春天真的不远了!

题外话:
休息一日,爸妈做家务、追看电视剧,我抱着pad看《来自星星的你》,窝在沙发里午睡,好休闲~

60/365@2014,一餐之烟花三月下扬州

60@365-140301

写在前面的话:
三月的第一天,碰巧也是农历二月的第一天,和妈妈策划了一段时间的“一餐”项目正式启动。这一个月,每天都会以一顿正餐的内容作为日记的主题,每天不重样儿,都是家常饭菜,也都是妈妈的拿手菜~餐自然是妈妈掌勺,我也就是帮着出出主意,拍拍照片,当然还要负责一起吃掉它们。妈妈的日记会围绕菜的做法,而我也就说些与菜品相关的七七八八的内容。

烟花三月下扬州,正是温暖而美好的时候,而阳历三月的北京只能算是冬末春初的时节,不过餐桌上的色彩却带来了一股盎然春意。

扬州狮子头——谈一场瘦肉与肥肉的恋爱。单纯的肉的组合,刚好的比例还有恰到好处的大小,足够的火候,成就了肥而不腻、入口即化的美味。吃的时候,放几棵略烫过的小油菜,再舀几勺汤配着米饭,清淡中不失绵长的回味。

清炒五色时蔬——争奇斗艳的食欲大开。红、黄、白、绿、紫,红色和黄色的灯笼椒、白色的山药、绿色的荷兰豆、紫色的洋葱,都是冬季的时蔬,配合在一起却有了春夏的绚烂。除了色彩的搭配,味道和口感也都很搭调,绝对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风景。

扬州狮子头虽然清淡,却是十足的硬菜,清炒五色时蔬尽管丰富亮丽,却又丝毫不会喧宾夺主,这两道菜配合在一起,颜色和口味都恰到好处。

题外话:(日记部分)

忙碌的周六,因为安排了一场相亲……回国快半年,张罗了几回不靠谱的之后,终于有能见面的了……

是闺蜜老公的老同学,所以还有他们夫妇一起,约的是五道口的乌巢。说是相亲,其实也就是个小聚会,带了一盒马卡龙过去,吃了披萨,由于昨天吃了太多,我没吃早饭依然不觉得太饿。

饭后去北大转了一圈,相亲对象在里面工作,工作地点好的让人眼红啊!跟着蹭了杯咖啡,在校园安静的院落里,喝着咖啡,晒着初春暖融融的阳光,好滋润。

人家还要加班,我和闺蜜夫妇继续在未名湖畔走了走,还去看了免费的展览。欧洲的版画,好几个熟悉的画家,只是似乎从来没看到过他们的版画呢!好棒好棒!回国这么久了,一直都没看过展览……

还看到一个之前不了解的法国漫画家的版画,好精彩啊!各种法国人的幽默讽刺,有趣极了!大爱~

同一间展馆还有越窑青瓷的展览,特展的名字叫“叠翠”,这两个字的写法和读音都超有感觉!展览的海报设计也非常好,当然展览内容也有趣。

还有个很特别的收获,原来“摩羯”是佛教里的河水之精,兽头鱼尾。十二星座里的摩羯,应该是希腊神话里的,羊头鱼尾,不知道是翻译的缘故,或者就是同一种东西?

一直看到下午四点半闭馆哄人,离开北大,我也差不多该回家准备晚上的“一餐”了,坐地铁直接回家。

“一餐”就这么平淡又隆重的开幕咯!

59/365@2014,洋房里的灯光

59@365-140228

奔波忙碌了一日,晚间的时候,尽管回家的路途还略显遥远,这一抹昏黄的光还是带来了不少慰借和安定的力量。

早起,带着大包小包奔赴南站,赶早班火车去天津。一路很顺利,朋友来接我,再送我去与摄制组汇合。

真的是很意外的巧合,摄像和主持人都是两年前同一日一起拍摄的人,和他们说起正好是两年前同一天也和他们一起拍这个节目,都觉得很神奇。

比起《家期》的拍摄,电视节目还是简单也粗糙了不少,经过那两天的强化训练,我对着镜头真的不紧张了……

拍摄的第一家西餐厅,在居民区一楼,一对未婚小夫妻是店主,男店主在酒店做了12年的西餐厨师,去年9月底开了这家店,妈妈也来帮忙。

我真的是要参与全部拍摄环节,连做饭的时候都要和主持人一起站在旁边看着然后评价。

男店主做了鸡肉沙拉和墨西哥肉酱,蘸玉米片的莎莎酱可好吃呢!女店主还做了披萨,可惜等到一起拍摄的时候再吃都放冷了……

我也在这里演示了棒棒Saint-Honoré最后的组装部分,效果还不错,手打雀巢淡奶油也OK,反正当着我大家都说好吃。

店家又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食物,根本吃不下啊!肉酱意面也不错~天津的小餐馆,感觉胜过北京,更实惠,味道却不差~

第二家店更像酒吧,老板也是一对夫妻,厨房好小,我就没有参与太多操作的拍摄,可以暂时休息下。

这家店准备了焗蜗牛,还有烤牛排烤羊排,真的好实惠啊!肉非常好呢~不过反正我也吃不下了……

我带去的马卡龙也在这段出镜~不过时间太久还是化了……为了保存时间长还要再调整内馅。

终于结束拍摄也下午五点多了,我搭车回电视台,和朋友汇合。

去吃了天津菜,清炒虾仁、清蒸鲈鱼,吃了一天西餐之后,这样菜真是太棒了!

从餐馆聊到咖啡馆,老洋房的咖啡馆真舒服!回头还要专程找个下午来坐坐~

时间差不多了,往车站走,顺路欣赏天津的夜景。真的好迷恋老房子,还有不算太宽的街道,想念巴黎了……

车里放着熟悉的老歌,在疲惫的时刻情绪也脆弱的跟着歌词旋律起伏,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,有点儿怀念。

又是一路奔波回家,已经晚上11点多了,好累的一天啊!